
500块只能在现场看大屏幕,如果这是周杰伦的演唱会,你会认为是割韭菜还是激情下单?
近日,周杰伦厦门演唱会开设大屏观演区和视野不良区,票价分别在500元和900元。
且主办方表示,所有订单一经售出概不退票。
这件事在网上引发巨大争议,还惹得新华社下场三连问。

01
周杰伦作为90后心中的顶流歌手之一,曾创作出《夜曲》《兰亭序》《青花瓷》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他更是凭借这些歌曲总揽国内各大奖项,也让他的演唱会经常一票难求。
此前在周杰伦台北演唱会上,有“黄牛”将原价6888元新台币的门票,哄抬至30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66660元。
不过还是有人愿意买单,足以见到粉丝的疯狂。

从这些方面来看,这次引起争议的500元票价似乎是在给粉丝放福利了,但是大家争议的点在于,500块只能到现场看大屏幕,还不能退票,到底值不值?
此次售票实际上是第三次开票,前两次分别售卖了看台票600元、800元、1000元、1300元四档,和内场票1600元、1800元、2000元三档。
由于许多人没有抢到票以及主办方想充分利用场地的需要,这才开始第三轮放票,结果引发热议。

在微博超话“周杰伦演唱会”里,关于厦门站特殊票区的讨论已经有数千网友加入其中。
有位网友这样评论:
“我朋友抢了500元的大屏票,兴奋了半小时,冷静下来才发现,这不就相当于在体育馆里看直播吗?”
“500块买个现场音效+人群欢呼套餐,还不能退,这不是明摆着割韭菜?”

该评论引起众多网友共鸣,在评论区中脱颖而出。
有人就算了笔账,电影院的IMAX厅票价也就几十块,演唱会大屏却敢卖500块,溢价太严重了,实在是有些吃相难看。
其实这件事并不是演唱会主办方第一次干了,4月份的南宁站就有480元的大屏票,此前杭州站也有900元的视野挑战区。

南宁站争议
可以说,每次这种票放出来都会引起一次争议,但是主办方每次都不改。
有句话叫“有需求就有市场”,主办方敢如此“肆意妄为”,还是跟粉丝们不断拉低的接受度脱不了干系。
某歌迷就声称,“虽然视野受限,但能够到现场听到他的声音就够了”。

歌迷们更是表示,由于前两次根本抢不到票无法进场,能有个机会很不容易,况且主办方已提前告知视野不好,属于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在这种观点下,就有人称之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这种形式并非是说它不好,关键是在于它的票价已经几乎要和最低档的看台票持平了,还不能退。

这种事的解决办法可以参考一下日本某演唱会的例子。
他们曾推出“音响体验票”,明确标注“无视觉体验,仅提供优质音效”,票价只有正常票的三分之一,且支持7天无理由退票。
如果周杰伦演唱会也能够沿用这种方式,兴许就不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目前主办方对于这件事并没有回应,不过猫眼的客服人员表示,无论是对于不可退票的规定,还是因控台遮挡,无法直接观看舞台,在购票页面都有标注。
只是这种“购买即认可”的逻辑,给人一种“霸王条款”的感觉。
观众们明明是没有选择才被迫买这种体验感差的票,在商家口中就变得理所当然了,实在是有些不合理。

针对这件事新华社发出三连问:
卖“只能看大屏、感受氛围”的票是否合法?
大屏区500元,视野不良区900元符合定价标准吗?
“无退票期,概不支持退票”涉嫌侵权吗?
更是将这件事引向新高度。

02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有知悉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
虽然主办方标注了“视野受限”,但500元看大屏的体验与常规演唱会的体验感差异实在太大,是否构成“服务实质性缩水”还有待探讨。
而且“概不退票”条款,如果不能满足消费者因服务不符合预期而退款的权利,最终也可能无效。

周杰伦的演唱会承载着一代人记忆,正是因为粉丝们的需求才让这些特殊票有市场。
但是粉丝们的支持不能成为商家降低服务标准的借口。
这件事商家还真得借鉴一下上文日本某演唱会的处理方式。
少赚一点,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少收一点,才能维护粉丝的权益。
如果特殊票价过高,难免会让消费者有种“用溢价买情怀”的感觉。

既影响了周杰伦的风评,也得罪了那些潜在的消费者。
同时对于粉丝们来说,也不应该因为抢不到正常票,被动接受的商家单方面的不合理条款。
毕竟作为消费者,主动权在自己手中。
如果一味地以牺牲体验感来满足自身愿望,那最后只会让这群商家变本加厉。

现在还是500块的大屏幕票,等商家看到这样的票还是供不应求,会不会再衍生出“大屏幕的站票”“周杰伦演唱会现场直播票”。
毕竟粉丝们的支持不能成为商家敛财的工具,粉丝们的妥协也不会让商家感到愧疚。
粉丝经济应该是演唱者和粉丝们的双向奔赴,而不能成为粉丝“愿打愿挨”的被迫妥协。

最后,回归事件本质。
粉丝们参加演唱会的核心是注重音乐和体验。
无论是内场、前排、还是大屏区域,都应在明码标价的基础上,让消费者感受到服务与价格的对等。
正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既然看不到正主,就不要卖的和看台价格差不多。
不能因为他是周杰伦,就可以让这场“青春回忆杀”变成“割韭菜现场”。

周杰伦的演唱会从来不止是一场演出,它更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那些藏在《晴天》里的校园心事,《七里香》里的夏日悸动,《告白气球》里的浪漫憧憬,让无数人愿意为这场回忆买单。
但当这份情怀被拆解成500元大屏体验和900元视野盲区,甚至被不退票的条款牢牢捆绑时,粉丝们再滚烫的热爱也会因此慢慢冷却。

结语:
希望这场风波能让主办方明白,粉丝的热爱不该被透支;
也让平台懂得,粉丝支持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更该让每个消费者清楚,妥协换不来尊重,理性维权才能守住自己的权益。
毕竟,好的演出市场,从来不是愿打愿挨地单向奔赴,而是商家与观众的双向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