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的燥意远未结束,宗庆后身后绯闻正有演变成连续剧的趋势。
人们关注着嫡庶之争,惊诧于豪门恩怨,聚焦着宗馥莉被“同父异母弟妹”在港起诉的诉状,深挖着杜建英的青春过往,也等待着宗馥莉的应对反击。
然而,风波中有一个人却被忽略了,那就是宗庆后的原配妻子施幼珍。她是宗馥莉的生母,是宗庆后的结发妻子。同时,她也是娃哈哈饮料帝国起伏的亲历者及见证人。
自古打江山易,守江山和传江山难,隐忍的施幼珍在棋局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她的故事,是否连通着宗庆后和宗馥莉的精神世界?
交集
宗庆后出生于1945年,从小学习优异,但由于家境贫困,初中毕业后他就不得不辍学了。
18岁时,宗庆后来到浙江舟山马目农场,四野荒无人烟,远方大海环绕,被知青们称为“舟山西伯利亚”。
他随着大时代的起伏漂流,从舟山到绍兴,从农场到茶场,采茶、割稻、烧窑,人生有青色、黄色、黑色,没有桃色。
母亲也觉得他不会再回到杭州,托人打了一整套漆木家具运到绍兴茶场,催促婚事,但被宗庆后送回,他还是想回城。
从茶场向北3000公里,黑龙江极北之地,宗庆后的同乡施幼珍同样期待返回杭州。
和宗庆后类似,她的下放地名叫雁窝岛,远望只有北大荒的茫茫雪原。
两人的人生,最终因大时代产生交集。1978年的春天姗姗来迟,宗庆后和施幼珍先后回到杭州。
施幼珍被安排到商业系统工作。宗庆后则接替母亲的岗位,成为杭州邮电路小学校办纸箱厂的一名工人。
后来,领导看重宗庆后才能,让他做了校办工厂的供销员。1978年,经人介绍,宗庆后认识了施幼珍。
施幼珍比宗庆后小4岁,性格温和、善解人意。多年后,她回想第一次见面时,觉得宗庆后“有点矮,但长得还算白净。”
经双方家长同意,她与宗庆后迅速定下婚事。
订婚后,宗庆后奔走天南海北,倒卖蚕丝、推销电表和电扇,全国各地催收账款。因为聚少离多,宗庆后的母亲对此颇有微词。
但施幼珍反过来安慰婆婆“您别担心,他其实也是想多发展事业,现在厂里的事情办好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安心地办婚事了。”
1980年劳动节当天,两人正式结婚。婚后没几天,宗庆后就又跑到外地要账去了。婚后第二年,两人的女儿出生了。
两人为女儿起名宗馥莉,寓意着又有“福”又有“利”。
注脚
1987年劳动节,42岁的宗庆后借款14万承包了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正式开始创业。
为节约时间,宗庆后干脆将妻子女儿接来。把小家安顿在旧教室里。
从此,宗庆后骑着三轮车,后面载着一箱箱作业簿,穿梭在孩子们中间。夏天到了,宗庆后又开拓了卖棒冰的生意。
那时,冰棍到货后,宗庆后争分夺秒的在炎炎烈日下卸货,赶紧放进冷库里。客户一个电话打来,他又得立刻将冰棍搬出,踩着三轮车在烈日下送货。
这种冷热交替的气温变化,使得宗庆后时常感冒。施幼珍为他缝制了厚厚的军大衣,让他在冷库里搬冰棍的时候穿上。
一年后,宗庆后的生意进行得十分顺利,盈利了20几万。
1988年,各种口服液市场火热,宗庆后意识到其中的机会。他找到一名叫张宏辉的药师,希望能将其纳入麾下,生产制造自己的营养口服液。
拜访几次后,宗庆后把上城区教育局刚刚分给他的大房子,让给了张宏辉。施幼珍带着女儿,又搬回了最开始那个10平米的小房间。
随着“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传遍大街小巷,娃哈哈几个月就实现了488万收入,到1989年,娃哈哈的收入已经达到2713万元。
娃哈哈的名字,飞入千家万户。到了1990年,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就创造了年产值近1亿的目标。
那一年浙江电视台对宗庆后的报道中,短暂的出现了施幼珍与年幼的宗馥莉的身影。两人围坐在一张小方桌上吃晚饭,两菜一汤配着白饭,清淡简单。
那是施幼珍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她留着干练的短发,面庞清丽,衣着朴素。
短发似乎成为她的标志,在之后的几十年,她一直以短发示人,成为创业传奇中沉默的注脚。
支撑
那几年,娃哈哈高歌猛进。宗庆后以民营小厂的身份收购国有杭州罐头厂后,娃哈哈产值达到2.5亿元。
随后,娃哈哈趁热打铁进入饮料市场,娃哈哈从此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企业的飞速扩张吸引来不少人才。1991年,25岁的浙大高材生杜建英放弃干部身份,从杭州医用光学仪器厂辞职,参加了娃哈哈的面试。
杜建英比宗庆后小21岁,英文非常好,后来负责娃哈哈的海外出口业务。
1999年,娃哈哈集团董事会成立,娃哈哈第一批董事浮出水面。七个人里面,有宗庆后、杜建英还有施幼珍。
在娃哈哈之外,施幼珍也作为家庭的支柱。
到了入学的年纪,她将女儿从杭州建国一小转入更好的胜利小学,后又送入顶尖的杭州二中。这所中学是整个杭州市乃至浙江省最好的中学之一。
1996年,14岁的宗馥莉前去美国留学,在圣马利诺高中就读。那是一间寄宿学校,管理严格,日程安排也很紧。
娃哈哈的生意越做越大,而宗庆后和施幼珍的感情也在发生变故。
多年后的媒体报道中,宗庆后、施幼珍、杜建英此时已陷情感漩涡,虽然财新网调查中,宗庆后生前并未和施幼珍离婚,然而两人的婚姻显然已难复当初。
此时的娃哈哈,已经成长为国内食品饮料行业的巨头,而施幼珍始终沉默。风波之前,公众并不知晓她与宗庆后的婚姻危机。
她依旧扮演着宗庆后身边重要的角色,支撑商业版图,也支撑宗的人设。
她习惯了隐忍和付出。当年,施幼珍从杭州市第八中学毕业后,把留城的机会让给妹妹,在北大荒待了十几年。
而宗庆后出轨后,她依旧选择了继续支撑宗氏帝国。
2002年5月20日,施幼珍担任娃哈哈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吹响了娃哈哈向童装市场进发的号角。
2003年10月,施幼珍和宗馥莉注册成立了杭州宏胜饮料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后来成为娃哈哈代工业务的核心支柱。
2004年,施幼珍罕见露面接受了《第一财经·财富人生》的采访,这是这么多年来施幼珍唯一的公开采访资料。
镜头中,她留着齐肩短发,穿着黑色上衣,肩上披着紫色的丝巾。岁月在她脸上刻下痕迹,但她望向镜头的目光始终温和。
在采访中,施幼珍说:“宗庆后是家中的长子,受到家里的关爱很少。这么多年,哪怕有很多争执,每次看到他都觉得不忍心,很可怜他。”
她还在采访中意味深长的说:“现在的宗庆后已经不是我们家庭的某一个成员了,而是属于娃哈哈,属于整个集团。”
在节目中,宗庆后看到这段采访后,在镜头前一度情绪失控,不停拭泪。
反击
2004年,22岁的宗馥莉从佩珀代因大学毕业,回国正式加入娃哈哈集团。
公开报道中,一名叫张勇的知情人说,在宗馥莉14岁出国留学前,见面的时候会“叫我叔叔”,但留学回来后就不再叫了,见面只是点点头。
2006年,娃哈哈集团陷入股权危机,面临着被外企达能集团恶意收购的困局。
达能指出,娃哈哈旗下的企业中,有施幼珍和宗馥莉的名字,并以此攻击宗庆后和娃哈哈的形象。
宗庆后反驳道“我的妻子为娃哈哈辛勤了一辈子,现在退休了,为了公司的奶粉供应紧张还在不计报酬地去黑龙江等地解决奶粉供应问题……”
在这场与达能的战争中,2007年夏宗庆后曾发表了“既然你和我结婚了,就得跟我好好过日子,别去找第三者”的经典言论。
然而,现实中,宗庆后自己并未做到。
一切都是演戏,无论主角还是配角,所有人不过是扮演自己的角色。
不久后,42岁的宗馥莉,和当初宗庆后创业时一个年纪,接手庞大的饮料帝国。
随后,宗馥莉则密集接手其父母宗庆后、施幼珍旗下公司。据21世纪经济报道,去年“恒枫系”旗下多家公司发生工商信息变更,均是施幼珍卸任董事等职务,宗馥莉的职务变更为执行董事。
2024年,宗馥莉登顶胡润女首富,娃哈哈营收重回700亿。
2025年,波澜再起。“宗氏子女”诉讼揭开宗家往事,但施幼珍依旧沉默。宗馥莉的应对是否得到母亲的授意,也无从得知。
可知的是,施幼珍的心志从不软弱。
当年下放极北的雁窝岛,她在岛上割麦、养猪、放牧,最后一路当上了畜牧排的副排长。
她以自己的方式报复命运,并愿意为此等待漫长的时间。
1、《宗庆后传奇——平民首富的中国奋斗史》王国章著
2、《宗庆后为什么能》真柏著
3、《娃哈哈宗庆后传 活出自己:宗庆后的开拓精神与人生本备》王建平著
4、《超级CEO成功哲学课–宗庆后》刘伟著
5、《激荡三十年》吴晓波著
6、浙江电视台《浙江新闻》1990
7、2011年5月《背后的故事》李湘专访宗庆后
8、2004年《第一财经·财富人生》专访宗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