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陈佩斯的戏台,起初没报很高期望,只是怀念儿时看的春晚小品,想“还一张电影票”
第一眼看到陈剧中扮相有点惊讶,不是化妆得老,是看起来真老,一查陈54年生人,今年都72了,感慨青春时光要怎么留住/满头白发要怎么变黑/你看时间啊它等过谁
小品这种艺术形式就是84年春晚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条奠定的,形式三元素短剧+喜剧+生活化表演,思想内核幽默讽刺社会热点议题,这才为大众喜闻乐见,成为每次春晚国人最大期待
赵本山、赵丽蓉、宋丹丹、黄宏…沈腾、贾玲,都是沿陈开创的道路走来的
早年陈和央视的恩怨情仇,表面是版权纠纷,实际是春晚创作自由度越来越低,98年的王爷与邮差因敏感桥段审查被删改,导致结构失衡,笑点疲软,让他很生气,后转向话剧发展,虽也要政审,但票价昂贵、受众有限,无法形成电视/电影强大影响力,尺度相对宽松
90年代后期,春晚小品讽刺内核开始大幅缩水,直到赵本山卖拐系列后,春晚小品已失去对大众真正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讽刺,和315晚会一样,尽挑些不痛不痒的曝光,更多是玩当年网络流行梗,人物形象也显得低智滑稽,后来“山丹丹”拿到奥运命题作文火炬手,已完全丧失任何讽刺可能性
鲁迅说过,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但最高境界的喜剧用喜剧外壳包裹悲剧内核,把悲剧撕碎了给人看,最经典的莫过于美丽人生
转战剧场的陈继续坚守艺术底线,以市井小人物视角制造笑点,内核直指阶级矛盾等社会问题
托儿讽刺金钱至上社会缺乏诚信,亲戚朋友好算账讽刺亲情在利益面前的扭曲,阳台对权力腐败进行大胆尖锐讽刺,广受赞誉,戏台采用社会背景、台上戏子命运和剧中演绎的霸王/虞姬命运交织冲突的三重嵌套叙事结构,实在精湛,也像陈佩斯老师的自传,“洪(红)大帅”和“蓝大帅”接连入主京城,权力对艺术和人民的公然rape,跃然纸上
戏台也是对霸王别姬的致敬,今天不可能再拍出这种华语电影巅峰悲剧,只能用喜剧层层包裹,包到审查官和很多观众都看不明白时,才能勉强上映
上次感受到中国顶流艺术家的坚守,是10年前看的归来,虽然这些年老谋子拍的多是商业烂片
我愿称戏台为华语电影十年最佳,没有之一
但票房注定不会高,档期还要为背后资本强势,宣发预算高的《长安的荔枝》和《你行你上》让路,和剧中人物一样,何等卑微?
若喜剧不讽刺,则失去了灵魂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